“篤行”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?!?/span>
作品三丨崇德尚農博學篤行
釋義///
崇德,就是推崇高尚的道德品質,引導和告誡學校廣大師生注重思想道德修養(yǎng),努力培養(yǎng)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,體現(xiàn)了學院“育人為本、德育為先”的辦學理念。尚農,就是喜歡農業(yè)、崇尚農業(yè),并獻身于農業(yè),倡導學生要勤奮學習、刻苦鉆研專業(yè)文化知識和技能,從而實現(xiàn)人生的價值理想,體現(xiàn)學院的辦學特色和培養(yǎng)方向。博學、篤行,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。博學,既指廣泛學習,也指學問淵博。博學,意在倡導師生博采眾長,兼容并蓄,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。篤行,是為學的最后階段,強調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,引導師生腳踏實地,注重實踐,身體力行,學以致用,努力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作品四丨崇德尚農博學篤行
釋義///
崇德:即崇尚道德和至善,為內心的情感和信念?!吨芤祝缔o》曰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。寧夏大學農學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取向。增強師生的凝聚力和歸屬感,激發(fā)廣大師生團結奮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始終堅持以“立德樹人”為根本任務。
尚農:“尚農”意指崇尚農業(yè),以農為本。語出《呂氏春秋·上農》,“上農”即“尚農”,重農之意。又見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“皇帝之功,勤勞本事,上農除末,黔首是富”。
博學:博學源自《論語.雍也》:“君子博學于文,約之以禮?!蔽覀兤綍r的學習,如果能化入行動、提升智慧,如果能融入生活、光華人生,如果能投入社會、貢獻時代,則可以修身,可以知人,可以“治天下國家矣”。體現(xiàn)了寧夏大學農學院辦學特色、激勵師生開拓創(chuàng)新、凝聚廣大師生校友的精神旗幟。
篤行: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”
作品五丨耕耘樹藝稼穡興農
釋義///
此院訓結合寧夏大學農學院的光榮傳統(tǒng)和良好形象,反映了寧夏大學農學院的拼搏精神和專業(yè)特色,突出寧夏大學農學院的文化底蘊和整體風貌,彰顯出寧夏大學農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具有強烈的影響力、號召力和吸引力,更能吸引別人的注意。文字優(yōu)美簡潔,嚴謹認真,便于記憶和傳播。
作品六丨耕讀力墾博學尚農
釋義///
耕讀力墾——“耕讀”指既從事農業(yè)勞動又讀書或教學;“力墾”寓意師生鼎力同心,團結奮斗,拼搏進取。
博學尚農——“博學”指廣泛學習,博采眾長;“尚農”指崇尚農業(yè),以農為本。
作品七丨厚德力耕篤學敏行
釋義///
“厚德”,典出《易經(jīng)·坤》: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?!薄昂竦隆?,有大德?!昂竦隆?,旨在強調大學教育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,寓意寧夏大學農學院重視師生思想道德的培養(yǎng),廣大師生員工弘揚傳統(tǒng)美德,有著崇高的道德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“力耕”,努力耕耘,凸顯出農業(yè)院校的鮮明特色?!耙环莞乓环菔斋@?!薄傲Ω保且环N自強不息、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,能夠激勵寧夏大學農學院廣大師生努力耕耘,發(fā)奮學習,刻苦鉆研,頑強拼搏,不斷書寫新的輝煌。
“篤學”,典出《三國志·孫瑜傳》:“濟陽人馬普篤學好古,瑜厚禮之?!薄昂V”,一心一意、堅持不懈充實而有恒?!昂V學”,專心好學,寓意寧夏大學農學院的大學生們發(fā)奮學習,不但本專業(yè)的知識廣博精深,還應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,百科兼納,成為高素質、復合型、多能力的優(yōu)秀人才。同時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,以適應現(xiàn)代教學的要求,更好地“傳道、授業(yè)和解惑”。
“敏行”,典出《論語?里仁》:“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”。“敏行”,行動敏捷,思維敏銳,善于把握各種機遇,寓意寧夏大學農學院師生言行一致,好學力行,在求知的道路上勇于實踐,不斷探索,銳意進取。
“厚德力耕,篤學敏行”的院訓,獨立成章,各有側重,同時相互依存,渾然一體,涵蓋了品格修養(yǎng)、教育思想、科學精神和時代精神,符合寧夏大學農學院的辦學理念、辦學特色和辦學宗旨,對師生都有指導意義,能起到塑造學院品牌魅力形象,凝聚人心,激勵師生員工奮進的作用。
作品八丨厚德博學耕讀致遠
釋義///
厚德博學——厚德: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;博學:廣泛學習,博采眾長。
耕讀致遠——耕讀:指既從事農業(yè)勞動又讀書或教學;致遠:引領我們實現(xiàn)美好的愿景。
作品九丨明德尚農,博學篤行
釋義///
“明德”,即認同、踐行和彰顯美德。出自《大學》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?!鄙修r,崇尚“三農”,致力農村發(fā)展、農業(yè)豐收、農民富裕,寓意農學院以農為特色,以農立院,以農興院,引導師生胸懷天下,心系蒼生,學農愛農,立業(yè)報國。博學:“博”,即寬廣、廣博之謂。作為教師,應學識淵博、造詣精深;作為學生,應打下厚實的功底,全面提升綜合素質?!昂V行”,出自《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?!?/span>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IxXbyjOsBOIxr2-RMdtCA
相關閱讀:
關于征集寧夏大學農學院院徽、院訓的公告